#小米汽车SU7#
在最新的财经报道中,尽管小米集团整体业绩表现抢眼,但其造车业务依旧面临亏损挑战。然而,从不断改善的数据中,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丝转机。
小米集团公告显示,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090.1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达到90.0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52.5亿元。
全年营收达到3,659.1亿元,净利润为236.6亿元,而经调整净利润更创历史新高,达到272亿元,同比增长41.3%。这里的“经调整净利润”指剔除一次性因素后更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数据。这组数字不仅展示了小米核心业务的坚实增长,也为其跨界造车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和品牌背书。
转向造车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相关创新业务实现收入16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贡献163亿元,但经调整净亏损依然达7亿元;全年数据则显示净亏损累计达到62亿元。
与此同时,该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20.4%(第四季度)和18.5%(全年),这些数据虽然还未达到盈利水平,但已为未来改善预埋伏笔。
作为小米造车的首款车型,SU7系列自上市以来便备受关注。2024年,SU7累计交付量达136,854辆,平均售价约234,479元。初步计算,每辆车的亏损超过4.53万元。
数据显示亏损幅度正在逐步缩减:第三季度每辆车平均亏损约37,698元,而第四季度仅以69,697台交付计算,亏损降至约21,500元,下降近43%。这一变化无疑反映了成本控制与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也为未来盈利提供了可能性。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小米创始人的雷军,在北京的一次团组讨论中表示,早在去年他就承诺要把小米汽车做得更好,不让用户失望。他透露,SU7上市11个月以来销量已突破32万辆,其中18万辆已交付,另有约14万辆在排队等待;而刚刚发售的SU7 Ultra,更是在两小时内收获一万大定。这些数字充分展现了市场对小米造车的热情和期待。
3月18日,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个温馨时刻:公司刚交付了第20万辆小米汽车。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新婚夫妻,他们选择了外观抢眼的“璀璨洋红”SU7,并表示“想开着车四处旅行,记录每一刻的美好生活”。雷军在评论区也感慨“首发不到一年”,这一系列里程碑不仅证明了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更为整个造车业务注入了信心。
小米在传统业务上的强劲表现为其造车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当前造车板块仍处于亏损阶段,但每辆车亏损幅度的明显下降显示出企业在成本控制和生产规模上的努力正逐步见效。
再加上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风起云涌,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已成大势所趋。小米凭借其在智能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如何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竞争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总体而言,小米集团凭借强劲的核心业务数据,为跨界造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短期内造车业务仍面临亏损压力,但不断改善的成本结构和市场预订量显示出转亏为盈的希望。
在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持续创新与精准定位将是企业突围的关键。未来,小米汽车能否在市场上掀起一场革命,我们拭目以待。
发文声明:本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信息整理,如有不实,请联系删除,一切信息以品牌官网为准。
